看上去,消费者下定决心要把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送到315消晚。
今年1月,173名威马车主联名向威马汽车发律师函,质疑车辆在未告知车主情况下被威马“锁电”,并以实际续航里程大幅衰减为由,要求威马汽车回应动力电池是否存在质量问题。
一个月后,维权车主公开表示,发送律师函至今,威马汽车没有展开任何直接对接,也没有提供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,“现在连出来沟通都不敢,至少也发个声明。”
无奈之下,有一位“米周不姓米”的网友到沈晖个人微博下留言,要与其在315不见不散,但威马汽车与沈晖本人均未作出回应。
无独有偶,威马汽车的锁电门事件还未见向前进展,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也被爆出“锁店门”,与前断时间的威马如出一辙,多位小鹏汽车的车主在黑猫汽车投诉平台上进行投诉,小鹏汽车p7首批670续航版本被无故锁电,在80.3km电池容量只能装70kw,打了8.7折。
只不过,与威马的沉默不同,小鹏汽车第一时间给予了否认。
目前该车主投诉问题有待核实,但业内人士纷纷表示:“如果小鹏汽车车主投诉属实,那新能源汽车的锁电问题会成为今年315关注的重点,沈晖和何小鹏一定会有一个被央视点名。”某品牌营销人士也认为,“无论是威马,还是小鹏,锁电问题本质是品牌服务问题,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中,用户体验与服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,各品牌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必须重视起来。”
确实如此。从表面上看,锁电是汽车制造商通过升级改写电池管理系统,限制了电池的充电上限和用电量,从而达到降低电池热量失控造成自燃的几率,这对于车辆和车主的安全都有保护作用。但威马和小鹏的问题在于,他们是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锁电,这就侵害了车主的知情权。
据威马车主投诉可见,去年底,威马汽车就出现了最集中、规模最大的一批疑似“锁电”操作。彼时,威马汽车推出“迎新年用户特优”活动,宣传随机抽取18888名幸运用户,提供全面车辆检查和200元京东卡。但车辆检查回来后,这批“幸运儿”却同样发现续航下降明显,质疑被忽悠去门店进行“锁电”操作。
而更令这些车主气愤的是,威马厂商对于前者反映的“锁电”质疑拒不承认,也未采取相关解决措施。“现在的电动车技术还不成熟,在不同温度下、不同路况下,续航会出现缩水,这些都能理解,但威马汽车通过侵害用户利益的方式,去弥补和掩盖其电池安全缺陷,这与其标榜的用户型企业完全相悖。”
威马汽车如此,小鹏汽车亦然。从2021年起,小鹏汽车的品牌服务问题就备受诟病。交付延期导致集体投诉、违法采集车主信息被罚款、阴阳合同被指骗补,小鹏汽车的品牌口碑一时间跌至最低点。以销量为证,2022年2月,小鹏汽车交付新车6225辆,已经落后于理想和哪吒,屈居第三。虽然小鹏汽车一直称是芯片和供应链问题,但车主开始重新思考值不值得购买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。
至于威马,就更不用提了,造车新势力销量榜上已不见其踪影,自2022年起威马就没有公布个销量数据,想必也是数字不佳的原因。
威马和小鹏愈发沦为消费者的弃儿,其实是与掌舵人的格局相关的。比如小鹏汽车掌舵人何小鹏,“你的性格,是狂放、浪漫与拘谨的混合。”这是他近期参加节目时,现场嘉宾对他的评价。从何理解,见仁见智,但据与其打过交道的人士表述,何小鹏有一个自己的固有思维,他不擅长与别人交流,更愿意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发挥,“他的性格可能让他在某个单一产品研发上获得成功,但在综合性产业凝聚的汽车产业,他可能不太适合。”
而沈晖,与何小鹏完全不同,他出自传统制造车企,又有参与重量谈判的经验(沈晖任职吉利汽车期间曾是收购沃尔沃的主要参与者),这让他更重视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的研发,这也是他从不标榜威马是科技企业的原因,但这其中的问题在于,新能源汽车制造与传统燃油车制造有很大的区别,当威马技术研发被质疑时,他反而有所慌张,不知所措,“沈晖是最应该跳出传统造车思维的领导者。”
无论如何吧,掌舵人的格局在哪里,企业的天花板就在哪里,掌舵人的性格怎么样,企业的文化就有相应特点。如今,315近在咫尺,锁电门还在发酵,而沈晖与何小鹏将带领各自企业走向何方,就看他们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争议了。
多说一句,目前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对用户的知情权、经营者虚假宣传责任都有相应规定,但鉴于新能源汽车为现代新兴产业,用户对于新技术的不了解,以及商家对于科技技术运用、汽车数据的熟悉与掌握,这样信息获得的不对称,就在要求新能源企业要更诚信的经营,诸如锁电门事件反映出的问题,也必将成为行业与消费者关注的重点,各位新能源车企大佬还需更加谨慎。
(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在30日内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)